查看: 705|回复: 0

[互联网新闻] 微博信息的劣势:琐碎的生活秀场 虚假信息泛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8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前,阿缪老师在微博上说,某位名人话太多了,有点想取消关注。

周末,又听我男人抱怨,奇艺完全是在刷屏,对奇艺长久以来的良好印象一下就没了。

微博井喷式发展,人人都想搭上顺风车。明星们不再高高在上,商家勤劳地发着团购和优惠信息,劲爆新闻几乎天天都有。许多人稍有空闲就会上去看看,更多的人,因为上微博把完整的时间分割得七零八落。

互联网是个奇妙的东西,你一边越来越依赖它,一边心生厌倦。微博也是。

说说不喜欢的地方。

1. 琐碎的生活秀场,有价值的信息少

传播的欲望、被关注的欲望、偷窥的欲望、宣泄的欲望,大众心理在微博这个秀场中表现得淋漓尽。

近乎为零的发布成本,使大量用户常常发布一些毫无价值和实质的琐碎信息,比如“今天我早起了呀”,“今天我吃了水煮鱼”,生活化的直播除了信息过载以外,什么都没留下。

虽然我自己也沉迷在“小广播带来的自恋的快感”中,但老实说,除了关系亲密的人,对大众的包括对明星的私密生活的窥探,兴趣真不大。

如此碎片化的信息,会加大新浪微博的维护成本,另外,当用户越来越多的接收到无意义的信息,他会在潜意识里认为该平台就是叙述吃喝拉撒的。信息的价值减少,平台也会面临着危机。

再说,新浪微博初始的营销就是以娱乐明星、媒体人、社会名流为主要目标,现在的排行榜前十中,绝大多数仍是演员,“娱乐化”的氛围,会减弱人们表达对公众事务看法的诉求,从而丧失了宝贵的社会舆论工具的功能。

2. 不恰当的信息发布频率

之前玩人人,一打开,新鲜事全部是某女同学的照片。认识挺久的,关系尚可,可实在忍受不了看不出任何区别的大头自拍,一张张地发,还每天发。某天在豆瓣看到死党忍不住也为此咆哮了。



我承认,她是我离开人人的原因之一。

另一点,我开始意识到,“同学”“认识的人”是非常薄弱的关系,我们在不同的城市从事不同的行业,无交集也无交谈的欲望。想联系的,会短信电话QQ,其他的,你分享转帖发照片,我偶尔看一眼,看过也就罢了……人和人之间是有缘分的,曾经我们走近,现在走开了,你别把我往回拽啊!

个人还是推崇根据兴趣爱好建立起来的社交网络,比如豆瓣,这种建立在虚拟关系上的联系,往往比实体的更加牢固。

回到开头说的某名人和奇艺微博,像个“话痨”一样一直讲啊讲,一打开像是在刷屏。

不知道传播学中有没有信息发布频率这样的概念,是否需要将频率保持在某个范围区间内,不被遗忘也不令人生厌。感觉应该是有讲究的,权且先留个疑问,弄明白了再来补充。

3. 虚假信息泛滥

微博在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和传播速度上,具有先天的优势,但同时因为低门槛,发布的信息不够专业,带有明显的个人情绪,甚至为求关注发布不负责任的虚假信息。

昨天在《佛祖在一号线》这本书中看到“波将金村”的典故。“那是18世纪的俄罗斯曾有过的一个经典的虚假世界,其建造者是著名的波将金公爵。这位公爵不仅是战功卓著的陆军元帅,而且是俄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情夫,聪颖过人,七窍玲珑。有一年女皇沿第聂伯河巡视,为了邀功,波将金干了一件颇有创意的事情:下令把自己治下的南方贫困肮脏的村子,装扮成一片繁荣的模范村庄,被外国人后来将各种弄虚作假的样板工程称为“波将金村”。”

这种事,在我们看来,自然不算什么。今早赫然看到



真假莫辩。

在这个谣言四散,虚假信息横飞的年代,人们担心的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波将金村”,并秉承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面对纷杂的信息和不同的说法,人的判断力总是有限。

相对来说,这点比较容易克服,实名认证就是一种方式。《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都在twitter上实时更新,新浪微博上也有众多的媒体机构,在微博中选择新闻线索,发布权威的报道。毕竟关注谁是由用户自己选择,这种选择也意味着对信息源的筛选和过滤。

4. 浅阅读的时代到来

140个字,发布的随意化,注定了表达的内容深度有限。转发的功能,让阅读者不需要发表意见甚至不需要思考,动动手指就可以。这样的阅读更多的是种自然反应,对表象的感知,对事务的直观反应。大量的内容和信息也容不得你多思考,于是,一页页地翻看,脑子始终停留在休闲的松弛的状态。

真正的阅读,是需要努力和沉下心的,甚至会感觉辛苦。而真正的阅读带给人的收获也将和刷微博完全不同。

其实,我是说得好听。推荐大家看惜知猫的博文《怎样啃书才有效?》。

我也是看过之后,才下决心采取主题阅读的。近期目标是阅读设计类相关书籍。

最后附上一段话,自勉之。

已故管理学权威彼得德鲁克在他的著作《职业者的条件》中写到:“每隔三年或四年,我就会选择另外的主题。这些主题非常丰富,包括统计学、中世纪历史、日本美术、经济学等。只学三年,虽然不能彻底掌握这个领域,但足以了解这个领域究竟是什么。六十多年间,我就这样每隔三年或四年改变主题,坚持学习。这种方法不仅为我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它还使我具有了开放性的姿态去面对新的主题、新的视角以及新的方法。那些能够实现目标的人,他们有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认识到持续的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wangxuntian

文章来源:http://www.wangxuntian.com/?p=890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QQ/微信
1401265233 周一至周日:09:00 - 22:00
十五年老品牌,学习网上创业赚钱,首先猎创社区,值得信赖!
猎创社区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猎创社区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小黑屋|广告服务|加入vip|APP下载|手机版| 猎创社区

GMT+8, 2025-1-12 06:03 , Processed in 0.344747 second(s), 3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